在安徽省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初,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安徽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为全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提供了更为具体、科学的指导。这一细则的出台,不仅是对国家层面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的细化与落实,更是安徽省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考核原则与目的
《细则》开篇明义,强调了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分级分类、简便有效,以及考用结合、奖惩分明。这些原则为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旨在全面准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推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
二、考核内容与方式
考核内容方面,《细则》规定了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全面覆盖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其中,“德”指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能”指政治能力、工作能力等,“勤”指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绩”指工作实绩和社会效益,“廉”指廉洁从业情况。考核方式则主要包括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同时鼓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平时考核和专项考核。
在具体操作方法上,《细则》提出了个人总结、工作检查、绩效评价、民主测评、单位内部评议、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价、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三、分类考核与差异化评价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细则》提出了分类考核与差异化评价的要求。例如,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突出公益服务职责的考核;对宣传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要求,分别确定考核内容的核心要素,合理设置指标权重。
特别是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细则》更是结合专业技术工作特点,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注重公共服务意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体现了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与激励。四、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结果的运用是考核工作的关键环节。《细则》强调,要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优秀档次名额应当向一线岗位、艰苦岗位以及获得表彰奖励的人员倾斜,以此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细则》还提高了年度考核优秀档次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应参加年度考核的工作人员总人数的20%,这一调整无疑为更多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五、结语与展望
《安徽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实施细则》的出台,标志着安徽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这一细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更将为安徽省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考核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徽省的事业单位将涌现出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细则》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事业单位的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