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楼将跟大家是介绍关于上海东华大学分数线的,希望可以帮你解惑。

东华大学2023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东华大学2023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东华大学2023艺术类录取分数线:447.6分。

东华大学概况:

东华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华东纺织工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重点大学。

东华大学的前身是1951年创建的华东纺织工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也是中国纺织工程教育的摇篮。学校历经多次改革和发展,逐步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现有纺织、服装、材料、机械、信息、艺术、管理、法律、外语等多个学科门类。

东华大学设有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科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共有23个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了纺织、服装、材料、化工、机械等多个领域。此外,学校还在不断拓展新专业,如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东华大学在纺织、服装、材料、机械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学科声誉和研究实力。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上海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学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除了学术和科研方面的成就,东华大学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华大学机械考研分数线

东华大学机械考研分数线是:342分。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以原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机械系和交通大学纺织机械专业组为基础建立纺织机械制造系,为学校建校初期三大系之一。

1979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系,1981年,机械系成为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部门,1999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上海市一流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系、机械制造系、机电工程系、工业设计系、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等,建有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仓储物流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航天工艺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几十年来,机械工程学院为我国机械工业特别是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机械类高级专门技术与管理人才。

其中有工程院院士、国内外高校著名教授、政府高层领导、纺织机械领域的知名企业家和高级专家等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代表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刘珩、许坤元,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吴斌等。

现全院教职工128名,拥有以周勤之院士、谭建荣院士领衔的师资队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高级职称教师69人,硕士、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700余名。

东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东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掌上考研得知,2023年东华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如下:

专业型硕士艺术设计专业最低分数线是362分,其中政治40分,英语40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

学术型硕士力学专业最低分数线是260分,其中政治35分,英语35分,专业课一53分,专业课二53分等。

上海东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上海东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373分。

东华大学(Donghua University)地处中国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由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高校的纺织院系合并组成,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工程博士授权领域、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5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获评A+,继续名列第一;8个学科位于前30%。入围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4个(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数学)。MBA教育通过AMBA认证,蝉联“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第11位。

国家特色专业: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日语、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