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富锦楼一起认识广东高考新方案,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新高考考哪几门课程?

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根据不同地区和考试方案有所不同。
在“3+1+2”方案中,考生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此外,考生还需要从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必考科目,同时再从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而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则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我家孩子上高二,新高考改革方案有哪些啊?
新高考改革方案在各省的情况都不同,学大老师分几点来说:
1.在“新高考”中将正式打破“文”“理”界限,采取“3+(6选3)”的科目考试模式,其中“3”代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而“6选3”则代表考生将在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6们学科中任选3门进行参考。
2.考试时间发生变化,由每年六月的固定统考调整为两次进行,其中三门统考学科语数外依旧固定在每年六月进行统考,其余的选考科目将在高三的第二学期进行测试。
3.计分方式发生变化,“新高考”以后,高考成绩由过去每年统考成绩调整为,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4.外语考试的计分规则发生改变,由原来每位考试只能考一次外语,调整为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取最好一次成绩纳入总成绩。
据我所知,浙江那边已经实行了。浙江方案中,高考统考的语文、数学科目只能在高三下学期6月份考一次,且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考试机会增加到2次,成绩2年内有效,并由考生自主选用1次成绩。
高考是如何改革的呢?
八十年代初,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文6理7的模式形成。
直到1994年之前,文科考6门,课程总分是640分,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历史100,地理100分。
理科考7门,共710分。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0分。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扩展资料:
高考现行方案:
1、通行方案:
“3+X”
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
该方案是到2019年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具体考试时间:
6月7日
09:00—11:30 语文
15:00—17:00 数学(文科数学或理科数学)
6月8日
09:00—11:30 综合(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15:00—17:00 外语
2、“3+3”方案
应用地区: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6省市
改革时间: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第二个“3”是指从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六门任意选择3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补充的是上海市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浙江省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科目中选择3门来学习,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 [18]
3、“3+1+2”方案
应用地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
改革时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19]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